古代当铺遮羞板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客人颜面古代当铺在大门与柜台间有一木板,俗称遮羞板,使街上行人见不到店内的情况。 功效有二:一来防止路人看到有损客人颜面,二来防止歹人看到贵重物品起意作恶。 当铺亦称“典当”、“当店”、“押店”。 以收取动产作抵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 起源于南朝时寺庙经营的当铺。 历代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名称。 清代雍正六年 (1728年) 规定,当铺营业,须向政府领取准许营业的执照,即“当帖”,并按年交税;停业时,交回当帖,即不再交税。 经营典当的,称典商或当商。 在官银钱号和银行设立以前,清政府国库及地方各库款项多存放典当生息,则有公典、官典之称。 古代当铺柜遮羞板的作用:1、当铺作为一种抵押的中介往往是为了给那些急需用钱的客户提供一些资金的支持,往往需要对于客人的隐私进行保护。 2、在古代没有什么好的保密设施,就用一块木板来将客人的面部遮挡,这样即使是路过的行人也无法辨别客人长什么样,起到了保护客人颜面的作用。 3、当铺不会选择关门的方式来保护客人的颜面,这样会给自己的店铺带来不小的损失,用遮羞板既可以保护客人的颜面也可以给店铺带来不错的生意。 4、遮羞板的作用可以让过来交易的客人不会感觉自己特别没有面子,也不会暴露自己一时缺钱的身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铺多由私人独资或合伙经营。 当户大多是贫苦百姓。 当价一般不超过原价的一半。 赎当时须付利息。 期满不赎,由当铺变卖。 新中国成立后取消。 改革开放后,有些地方恢复当铺,其性质和办法同旧时不同。 当铺还有“三不当”,即神袍戏衣不当,旗锣伞扇不当,低潮手饰不当。 “神袍戏衣不当”,防的还是那些死人的寿衣、殓服。 “旗锣伞扇不当”“低潮手饰不当”,主要的还是指那些拿琐物来游戏开涮的人。 发布时间:2022-10-14 11:08:15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7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