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什么,冬至饺子夏至面 2022年6月21日,17时14分,夏至来临! 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夏至后,最热模式将开启,需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易形成雷阵雨。 蛙声阵阵,蝉鸣声声,一起迎接盛夏! ​民间有句谚语叫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餐桌上除了桃李瓜藕和爽口的凉粉之外,摆上一碗长长的面条,或许还暗示了夏至长长的白天。 说到夏至的饮食,离不开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可以说,夏至吃面是种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 正如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 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 人们从夏至开始调整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 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夏至这天北方各地普遍要吃面条,山东人吃面条要过凉水,俗称过水面。 面条是由小麦粉为原料制作的,属于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并不全面。 因此,吃面关键在于吃面的配菜。 配菜其实都是很平常的:几个鸡蛋,打匀炒成碎碎的;一小把韭菜切碎,急火快炒;一根黄瓜、本根胡萝卜切成细丝;剥几瓣蒜,放在蒜臼中砸成蒜泥,然后放到小碗中加醋,,配料基本上就备齐了。 黄黄的鸡蛋、绿绿的韭菜、红黄色的胡萝卜,五颜六色,再加上食物的香味,马上就有了吃的欲望。 面条煮好后,马上放到晾凉的开水中,盛到碗里,加上各种配料,不仅口味颇佳,而且营养基本达到要求。 当然不同地区制作面条的种类不一样,常见的有:阳春面、热干面、炸酱面、打卤面等等。 夏至除了吃面,还有的地方会吃豌豆糕、混沌和夏至蛋。 豌豆糕夏至这一天,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 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 馄饨无锡人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 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民间还有吃了馄炖之后为孩子量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习俗。 夏至蛋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 夏至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夏至蛋。 湘南一带,主要是嘉禾、蓝山、桂阳于夏至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上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 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 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 发布时间:2024-06-12 13:46:03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76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