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贰有几种写法? 内容: 八种贰的中文写法发现有八种之多。 将贰拆解部首为“二”、“戈”、“贝”,那么发现的曾经的写法有:貮,一戈贝,弍貝(上下结构),弍,二戈貝,二戈贝,貳,贰。 目前国家用字规范规定“贰”的正确的写法是“贰”。 贰是一个汉字,读作èr,本意是指副;也是“二”的大写形式,用来计数和记账; 还指变节,背叛。 该文字在《周礼·乃酒正》和《礼记·曲礼》等文献均有记载。 中文写法发现有八种之多。 将贰拆解部首为“二”、“戈”、“贝”,那么发现的曾经的写法有:貮,一戈贝,弍貝(上下结构),弍,二戈貝,二戈贝,貳,贰。 目前国家用字规范规定“贰”的正确的写法是“贰”。 文字的变革历经沧桑,粮票的文字体现了中文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一个过程,而且中国文字变化很多,“贰”出现过多种写法也不足为怪。 扩展资料:形声字。 从贝,弍声。 “弍”,古文“二”字,西周金文从戌,春秋金文从戈(戌、戈均像兵器形,作意符时可以通用。 字形2脱落“=”形);秦汉文字承袭西周金文的写法,亦从戌(字形3、5、6“戌”中的短横与“=”的首画共用一笔);《说文》小篆改从弋旁,为后世文字所本。 “贰”的本义是增加。 《说文》:“贰,副益也。 ”《周礼·天官·酒正》:“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三贰,三益副之也。 ”引申指副的。 《玉篇·贝部》:“贰,副也。 ”《国语·鲁语下》:“大夫有贰车,备承事也。 ”郘大叔斧铭:“郘大叔时(持)贰车之斧。 ”又引申指辅佐。 《字汇·贝部》:“贰,佐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秦兼天下,则置丞相,而贰之以御史大夫。 ”又引申指重复。 《字汇·贝部》:“贰,重也。 ”《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 ”《汉书·谷永传》:“毋贰旧愆。 ” (愆:过失)又引申指不专一,背离。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荀子·天论》:“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特指从属二主。 《左传·僖公三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又用为数词“二”。 吐鲁番哈拉和卓91号北魏墓出土文书《奴婢月廪麦帐》:“(前缺)合给肆斛贰斗。 奴文德、婢芳容二人,二日禀麦五升,合给麦叁斛。 奴子虎子一人,日给禀麦二升,合□□陆斗。 都合柒斛拔(捌)斗,请记识。 ”此件文书中,总计的数字均用大写,意在防止他人窜改。 后世沿用,遂以“贰”为数词“二”之大写。 新中国成立后,“贝”简化为“贝”,“贰”类推简化为“贰”。 发布时间:2023-07-05 11:04:02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35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