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就北半球来说,冬至过后白天会越来越长,但南半球则相反。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 ,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 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 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 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半球是夏季。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 ,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日,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极致。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 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他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 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半球少了约50%。 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冬至日这一天,在地理学上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 因此对于处于北半球的我们来说此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 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 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冬至过后,太阳直射逐渐向北移动,白天逐渐变长,直到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周而复始。 而对于南半球的人们来说则正好相反,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之时,他们则正好处于炎热的夏至,冬至日的南半球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3-06-29 11:10:43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3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