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白天最短的是哪一天? 冬至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时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2或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时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在冬至这一天,对于位于北半球的台湾,这时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台湾处于冬季的季节,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台湾也由冬季接近春季,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所以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又慢慢的回升。 发布时间:2023-03-21 11:14:33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22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