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锅浴是什么意思?锅浴是哪里的文化 内容: 锅浴是南方坐在锅内生火洗澡的方式,洗浴前,先将锅内水烧热,即可沐浴。 当入浴者感觉水温不够热时,就大喊一声加火,守在灶口的人就往灶膛里添柴,一小把一小把的稻草点着,塞进灶膛里,把水烧热。 锅浴文化在江南一带的安徽、江苏地区流行,如张家港、常熟、宜兴、江阴、武进及溧阳,以及安徽的宣城、芜湖、黄山等地区。 锅浴,作为一种江南农家沐浴风俗,曾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锅浴的形状如单眼灶头,用砖砌起,形状四方,高约三尺,筑于偏房下屋的屋角。 灶口一面砌起一堵砖墙,使浴缸隐于三面墙构成的凹宕内。 浴缸为四尺以上口径的生铁锅,备一个木块,呈圆形,俗称乌龟板。 村民们洗浴前,先将锅内水烧热,即可沐浴。 当入浴者感觉水温不够热时,就大喊一声加火,守在灶口的人就往灶膛里添柴,一小把一小把的稻草点着,塞进灶膛里,把水烧热。 一种江南农家沐浴风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盛行于常熟低乡一带。 锅浴的形状如单眼灶头,砖砌,四方,高不及三尺,筑于偏房下屋(如柴间、磨房等)之屋角。 灶口一面砌起一堵砖墙,使浴缸隐于三面墙构成的凹宕内。 浴缸即四尺以上对径的生铁锅,不配锅盖,只备一个一尺左右对径的木块。 木块用整块木料制成,圆形,一面平,一面凸,俗称乌龟板。 把锅内水烧热,即可沐浴。 入浴者觉得水温不够,就喊加火。 守在灶口的人就往灶膛里添柴。 灶膛火集中在锅底,浴者垫着乌龟板,不会烫到。 一边烧,一边洗,能保持水温和室温,浴者一边从容泡澡,一边与灶口的人聊天,实在是一种享受。 洗澡并不换汤,男的洗完女的洗。 只是泡澡,不使用肥皂,澡汤并不见得怎么浊。 不换汤,能省燃料。 据说还能葆元气,有利健康。 浴缸旁砌有出水口,澡后可通过出水口把水排到屋外,相当方便。 起源传说传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打仗行军,冬天在水中洗澡太冷,于是人们就煮上一大锅水,大家轮流泡热水澡,逐渐形成了锅浴这种方式。 设施构造一般为单眼灶头,用砖砌成四四方方的形状,高度比普通灶头低,方便洗澡者上下,多建造在偏房的屋角。 灶口处砌起一堵砖墙,将浴锅隐藏在三面墙构成的凹处。 浴锅是直径一米多的生铁锅,不配锅盖,只备一个直径几十厘米的圆形木块,用整块木料制成,一面平,一面凸,当地俗称乌龟板。 洗浴方法洗澡时,先提些凉水倒在浴锅中,然后在灶台添柴点火烧水。 水温合适后不再添柴,人慢慢坐进浴锅,水凉了可让人帮忙添柴。 为防止烫伤,会将乌龟板垫在屁股底下。 以前一家老小会共用一锅水,按照先男后女、先幼后长的顺序轮流洗浴,现在基本是一人一锅汤。 锅浴不仅是一种洗澡方式,还是一种社交形式。 每当有锅浴时,没有设施的人家会带着柴草前来乘汤。 主家也会喊落浴,遣小孩叫邻居来洗澡。 遇到婚嫁喜事,有人家会带足燃料借锅烧浴汤。 邻里间有矛盾时,乘汤和喊落浴常是和解的姿态。 小百科 发布时间:2025-04-26 10:55:00 来源:我勒个去 链接:https://www.5lg7.com/article-14030.shtml